近两年,面对印度电影的大肆入侵,我们终于面见到了宝莱坞造梦机器的超强实力。
提及印度电影业,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印度电影典型的,洗脑般的歌舞片段;这本就是印度的传统特色,而这也体现出了印度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01《摔跤吧,爸爸》
《摔跤吧!爸爸》电影海报《摔跤吧!爸爸》是由尼特什·提瓦瑞执导、阿米尔·汗、萨卡诗·泰瓦、桑亚·玛荷塔、法缇玛·萨那·纱卡领衔主演的传记片。
影片根据印度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改编,《摔跤吧!爸爸》讲述的是一个的摔跤手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他的梦想本是站到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却因生活所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他本想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世界冠军,但不幸命运又阴差阳错地与他开了一个玩笑,生了四个女儿。
然而,在他打算放弃自已梦想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两个女儿有摔跤的天赋,于是,他开始训练自己的女儿。在男权社会的印度,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以及他的女儿,但主人公最终却排除万难,把自己的女儿吉塔培养成了摔跤世界冠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最使我敬佩的还是影片中的父亲,如果当初他没有坚持让自己的女儿训练,或因男权社会而放弃了对女儿的训练,也就不会成就最后站在世界领奖台上的吉塔。
全片电影叙述逻辑性完整,从父亲的辉煌到“生子不易却生女”再等等的艰辛过程,在励志的过程中确也把印度的重男轻女和社会主要机构办事作风讽刺的淋漓尽致。
阿米尔·汗阿米尔·汗是撕开印度社会问题创口的先驱者,在人口数量同样众多的国情下,阿米尔·汗的作品总是能在抨击和改良之中找到平衡,将客观事实供述出来,并带给人以普世感。
02《调音师》
《调音师》开头截图《调音师》在我看来,绝对是印度电影的一个新爆点”,这个电影改编自年的同名法国高分悬疑短片。
印度电影《调音师》灵感来自于年的同名法国惊悚短片《调音师》。原版只有14分钟,讲述了调音师阿德里安假装盲人,享受着伪装带来的好处,自以为聪明地做一个偷窥者,结果意外撞见一起谋杀,被冷冷的钉枪戳穿了自以为完美的伪装和演技。
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尼采
法国版男主撞见谋杀,电影就很快结束,这也是原版极尽精巧,拍案称奇的地方。很克制地讲了一个紧凑的故事,却留下无限的空间让人思考。
而印度版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一句话:“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
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清晰,那就接着看下去。
全片讲述了双目失明的钢琴家阿卡什(阿尤斯曼·库拉纳AyushmannKhurrana饰)为了参加国际大赛,平日里通过私人授课赚取经费,事实上他的眼睛完全正常,只不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感受不同的生活。
因为一场意外,阿卡什结识了美丽的姑娘苏菲(拉迪卡·艾普特RadhikaApte饰)。凭借出色的演奏技巧,阿卡什在苏菲父亲经营的西餐馆谋得兼职。
他的演奏不仅令食客们倾倒,更虏获了苏菲的心。
某天,阿卡什接受过气的影星普拉默(安尔·德霍万AnilDhawan饰)的邀请,登门为对方的妻子西米(塔布Tabu饰)演奏庆生,谁知却亲眼目睹了倒在血泊中的普拉默的尸体。惊慌失措的阿卡什假装镇定,虽然暂时骗过了西米及其情夫,但是他的秘密还是慢慢被人戳穿,并在一步步的剧情安排中进行着相关剧情发展。(因为平台相关规定,我就不继续细说了)
《调音师》片段截图有人说这个电影里:“全员皆恶人”。
精彩之处在于点明了全片电影皆为男主口述,只能证实部分真实,也使得全片电影增添的想象空间;本篇电影里的剧情转折堪称一绝,演技也是一流。
电影最后的一个画面,小白用手杖打飞了挡在路上的易拉罐,这是憋到最后一分钟的反转,让你开始怀疑人生,点回放,仔细寻找隐藏的真相。
无论是《非常嫌疑犯》中的凯文·史派西,还是本片的男主小白,都是以嫌疑人的叙事来向观众展示整个故事,狡猾的谎言加上可怜的外表,或许这才是魔鬼最好的模样。
最后,我依然相信中国电影能够重拾信仰;
因为,文化软实力的强大与输出本身也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