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融入了世界市场体系,大量华工进入国际市场,并随之移民海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排华运动。很多人对美国《排华法案》比较熟知,对美国南边墨西哥的排华运动比较陌生。
1.墨西哥的华人移民
中国商人一直同菲律宾有着比较密切的商业联系,墨西哥和菲律宾在历史上都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由于这一层联系,个别中国人早在16世纪就已经移居墨西哥,据传在16世纪末,墨西哥城就已经形成了人街。此时的华人移民数量极少,华人大批进入墨西哥还到19世纪后半叶。年,美国商人承办墨西哥中央铁路,招募华工到墨西哥筑路。年到年,有约名契约华工到墨西哥从事采矿、棉花种植等行业。
墨西哥19世纪初,墨西哥进行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独立后又长期处于战争和混乱之中。一直到年,波菲里奥·迪亚斯取得政权后,社会形势才逐渐稳定下来。迪亚斯鼓励本国和外国资本投资设厂、修建铁路、开采石油矿产等等,大力发展经济,这产生了大量的劳工需求。当时墨西哥主张用外国移民弥补本国劳动力的不足,以加快国家建设。中国人勤劳、耐苦,对工资要求又低,对许多资本来说无疑是非常合适的廉价劳动力。
年,迪亚斯指示墨西哥驻美国公使蒂亚斯·卢麦路同清政府驻美公使郑藻如协商,希望签订包括招募华工在内的通商条约。由于其他国家苛待华工的事情时有发生,清政府苦于交涉,因此对墨西哥招募华工一事并不积极。一直拖延到年,墨西哥新任驻美公使阿斯庇罗斯与清政府驻美公使伍廷芳签订了中墨通商条约。条约规定了两国互派大使,两国人民可以任便侨居,这为华工赴墨扫清了障碍。同时,条约规定两国人民出洋须是自愿,不得拐骗。
迪亚斯随着清政府与墨西哥签订通商条约,前往墨西哥的中国人迅速增加,伍廷芳在在给清政府的奏折中就指出“自上年中墨订约后,华人由香港搭船赴者日多”。据有关材料统计,从年至年中墨通商条约期满为止,中国到墨西哥的华工和侨商大约有4-5万人左右。这些华工有的参与铁路修建,有的采矿,有的在种植园,工作非常辛苦。
墨西哥到20世纪20-30年代,墨西哥许多城市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华人社区。比如墨西利卡是墨西哥西北部下加利福尼亚省的省会,据年的统计数据,墨西利卡城内有约名华侨,城中开设了不少颇具中国风味的餐馆、旅店、杂货店、食品店等等。墨西哥华人群体为墨西哥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墨西哥排华运动
由于华工吃苦耐劳,挤占了其他群体的工作机会,招徕了墨西哥当地人的极度不满,在民族主义情绪的驱动下,墨西哥不时出现排华运动。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华人一直受到排斥和歧视。
年,墨西哥反政府武装马德罗听从了其顾问“欲得政权,必须杀戮中国人”的建议,在打退了驻扎在托雷翁的守军后,随即对城内的华人大开杀戒。此次屠杀造成了名华人遇难,财产损失无数。惨案发生后,引起了清政府的强烈不满,要求驻墨公使张荫棠并聘请了一位美国律师积极与墨西哥政府交涉,同时下令将正在美国访问的“海圻舰”驶向墨西哥,借此施加压力。
唐人街经过清政府积极交涉,墨西哥同意赔偿人命墨币万元及商业损失20万元,定于年交款。不过后来墨西哥发生政权更迭,赔偿一事最后不了了之。
年到年,墨西哥北部各州又出现了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反政府武装在攻下城市后,对城内的华人大肆屠杀,粗略估计,约有多人遇难,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除了暴力排华之外,墨西哥还出台了一系列法律限制华人权利。原先签订的中墨通商条约到期后,签订的新约一改之前鼓励移民的政策,对华人入境采取了诸多的限制性措施,对华工基本上采取了完全禁止的政策。
年,墨西哥又颁布了新移民条例,对外侨实行注册,严格限制外侨,尤其是华人和犹太人的入境,对侨民回国期限规定极为苛刻,按照移民局的要求,华人回国仅给予6个月时间,逾期未返回者,就被取消入境权。年,墨西哥还颁布了反对华人和墨西哥人通婚的法律。
为了保护土著,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歧视政策。税收方面,华人的税收负担直线上升,营业税由从前的75元骤增到元,土著商人在税收上享受优待。在劳动雇佣上,规定华人经营的商店或作坊,包括店主在内所聘用墨籍员工的比例必须达到80%,后来这一比例更增加到90%。
3.蓑翁说
中国勤劳刻苦,为了生计背景离乡,远赴美国、墨西哥等地。在墨西哥,经过华人的辛苦创业,取得了一定实力,占据了仅次于英国、德国等国侨民的位置,这直接激起了墨西哥土著居民的嫉妒心,经济矛盾直接转化为歧视和排斥华人的行动。加上政客们为了选举利益的煽动,种族主义分子的推波助澜,导致墨西哥的排华运动一浪接过一浪。此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无论是清政府,还是后来的北洋、国民政府等等,都缺少足够的能力保护本国侨民,更造成了华人可以任意欺凌的印象。
参考文献:
1.朱东芹《墨西哥排华初探》
2.萨那、张玉玲《论墨西哥华侨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