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欧对俄罗斯的打压,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一路飙升,美欧自身也遭到反噬,民众用着高价石油和天然气,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而为了拉低能源价格,美欧只能到处找石油和天然气,增加供应以拉低价格,前段时间美国找上了沙特。作为石油供应大户之一的沙特,若能在这时候增产石油,肯定能缓解如今的国际油价,但没想到就在美方打着如意算盘时,沙特的大型油库却遭到袭击。
发起袭击的是胡塞武装,其通过导弹与无人机,对沙特北吉大的油库发起远程打击,该油库两个油罐燃起大火,现场火光一片浓烟滚滚,好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已经是沙特油库一周内遭到的第二次袭击,其内部储存的各类石油,占据沙特总供应的25%,这次袭击直接导致其无法增产石油。而为了保证油库的安全,沙特立刻开始反击,空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萨那地区,多人因此死伤。
俄乌正在激战中东也开打,不过双方并未爆发大规模冲突,因为胡塞武装在炸完油库后立即宣布停火,仿佛轰炸油库只是开了个玩笑。而两者看似没有关联,但其实背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俄乌冲突可以说是美国导弹的“大戏”,通过不断煽动乌克兰、带领北约东扩,将俄罗斯彻底逼入死角。冲突爆发后其顺理成章对俄罗斯能源发起打压,国际油价上涨应该也在其意料之中。
不过在美方的“剧本”中,原本希望能靠沙特等国拉低油价,但没想到胡塞武装会袭击沙特油库,石油增产变为空谈。而胡塞武装为何要在这个时候发动袭击?背后或许与伊朗有关,虽然美国为了石油增产,正在修补与伊方的关系,但其曾对其犯下的罪行,伊朗绝对不会忘。即便美伊正在重新谈判,但伊方手中必须握有更多筹码,才能在谈判中占据更多主动,逼迫美国放开所有限制。
而外界一直认为,胡塞武装背后最大的支持者正是伊朗,所以此次前者没头没脑地袭击沙特油库,或许和伊方有关。真相扑朔迷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美国的“剧本”已经演砸,沙特石油不能增产,其计划很难继续进行,若石油霸权不保,其全球霸权也将受到影响。美国遭到“连击”欧洲也难幸免,而这是其执意煽动俄乌冲突后,必然要付出的代价。
(文/席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