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文汇报
城市发展案例展从多重维度诠释世界各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作贡献
一个个生动案例化作城市可持续发展美妙旋律
■本报记者史博臻
城市,承载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对文明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
它,伴随社会发展不断演变,吐故纳新、繁衍滋长,是落实全球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
记者昨天在世界城市日城市发展案例展现场看到,紧扣“行动,从地方走向全球”主题,数十座国内外城市相关实践成果“比邻而居”,从多重维度诠释全世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作出的贡献。
全球行动:逐步伸向以人为本的内心世界
一走进展览,“全球行动”映入眼帘。该板块着墨于人、城市、自然的交互关系,案例中的城市有的鼓励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有的支持年轻人投身文化遗产保护,还有以数字化重塑城市关键服务等,这些鲜活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穿过了社会生活的物质外壳,逐步伸向以人为本的内心世界,拨响了情感与思想的回音。
在也门萨那,一项以工代赈项目在年9月启动,旨在为也门当地民众,特别是年轻人创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工作机会,同时支持可持续的、以社区为主导的青年文创计划,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领域的就业率、提高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的文化遗产管理能力,进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经济韧性。
在伊朗德黑兰,为应对快速的人口增长、城市化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当地启动了“智慧德黑兰计划”,通过数字化潜力挖掘搭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框架,重塑城市提供关键城市服务以及市民参与日常生活的方式。
在加拿大温哥华,大观林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