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亚美尼亚隐藏在深山里的世界遗产,哈巴特历
TUhjnbcbe - 2024/5/10 16:39:00
哈巴特及萨纳欣修道院呈现出的是高加索地区风格和拜占庭基督教建筑艺术的融合,年哈格帕特修道院建筑群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产权问题,一直到年萨纳欣修道院一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著名的哈格帕特修道院建筑群坐落在阿拉韦尔迪地区,距萨那欣地区3公里之遥。它奠基于巴格拉托尼(~)的阿巴斯王时期,圣尼山教堂是哈格帕特修道院的主教堂,它建造于公元年至公元年。这一教堂是由霍斯洛夫诺施王后及她的两个儿子古里格尔和苏巴特所组织建造。从公元11世纪开始,后续建筑接连在主教堂圣尼山的东面、北面和西面鳞次栉比地修建起来。圣格里高丽教堂,圣女像修建于年,圣尼山教堂的游廊,修建于年。大游廊建于年、带有拱廊的图书馆建于13世纪、钟楼建于年、建于13世纪。这座拜占庭式的基督教教堂,建于年,位于北部亚美尼亚修道院内的中央。13世纪初始,高加索木式结构寺院便陆续围绕着它建了起来。这种两种不同类型的寺院的巧妙结合,是10世纪至13世纪之间亚美尼亚宗教艺术最杰出的艺术典范。在长达3世纪的不断扩建中,修道院内相继建成了20多个不同风格的教堂和礼拜堂、4个附属建筑、墓地、钟楼、研究大楼、藏书馆、餐厅、画廊、桥梁和其它纪念物,更不用说无数的宿舍和服务设施。主要的修道院建筑都围绕着它们的中心庙宇,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相对于中轴线是不对称的,这是它们看起来错落有致。建筑群整体紧凑和谐,这是每一个新的建筑都充分考虑了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和风格的结果。整个建筑群不仅在不同建筑的结构特征上具有共性,而且在建筑的细节和装饰上也有共性。仿佛都是出自同一学校的工匠之手。
1
查看完整版本: 亚美尼亚隐藏在深山里的世界遗产,哈巴特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