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还记得这部励志的电影吗 [复制链接]

1#
治疗皮肤科北京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03/8810720.html

电影《摔跤吧!爸爸》

导演:涅提·蒂瓦里

编剧:比于什·古普塔/施热亚·简/尼基尔·麦罗特拉/涅提·蒂瓦里

主演:阿米尔·汗/法缇玛·萨那·纱卡/桑亚·玛荷塔/阿帕尔夏克提·库拉那/沙克希·坦沃

类型:剧情/家庭/传记/运动

制片国家/地区:印度

豆瓣评分9.0

当初拍《摔跤吧,爸爸》时,米叔先把19岁的戏拍完了,然后从多斤迅速增肥到近斤,拍老年的戏,最后又在五个月内瘦身到多斤拍壮年的戏。在各种硅胶等化妆道具大行其道的现在,这样的演员可以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几个吧!其实这样橡皮人似的变化,艰苦就不用说了,还很伤身体,而米叔的解释是:用化妆道具很难找到肥胖的感觉,作为演员,我觉得那样不好。对了,可能大家还奇怪为何不按照少年,壮年,老年的顺序拍呢,米叔的解释是:那样的话,自己就没动力减肥了。

电影中,女儿也有过反抗父亲的时候,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次是小孩,最早被剃头、到被强迫训练,到消极怠工,是女儿不愿意去摔跤,不仅仅是不愿意继承父亲的梦想,也有不愿意改变自身定位的原因,直到那场婚礼之后,这种思想才有了改观。因为,首先你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第二次反抗,是进入摔跤队之后,对父亲的反抗,实际上也就是太过于独立,摔跤练习中赢了父亲,俗话说“翅膀硬了”。当然到了最后还是遵循了父亲,这是对父亲的一种回报体现。电影故事这样编排,是非常精彩

仔细琢磨女儿们的两次反抗,第一次代表了对自身定位的认知,第二次是独立之后,对于家庭层面,情感方面的认知。父亲在这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完成了从“强势→弱势→融洽”三个阶段的转变。

因此,《摔跤吧!爸爸》中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并非强势和父权,而是代表了引导,他引导女儿走向独立,最终女儿用“继承梦想”来回报。

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最后的决赛中,父亲是不在现场的,女儿依旧赢得了比赛。这是这部电影中,对于女性身份的建立,对于平等、独立女性的体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