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那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我印象中的索尼mi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好大夫在线 http://liangssw.com/bozhu/13789.html

年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但是老将索尼从资格赛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获得冠*的一幕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一次知道索尼是在年世界锦标赛的决赛上,索尼在之前淘汰了强手李宗伟之后,站在了林丹的对面。虽然最后无缘冠*,但也给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索尼·昆科罗

身高:cm

生日:.7.7

后来我知道了,原来这个球场上的冷面战将在生活中是一位温情奶爸,知道了他在年世青赛力压林李,知道了他在印尼这座羽球王国一直担任第二单打的寂寞和无奈。

想想年时间青年锦标赛真是神奇的一届比赛,最后男单的四强无一不是后来羽坛的强手,成材率极高。获得季*的是现在仍然活跃在羽坛的林丹、李宗伟,过去10年为我们献上了无数精彩的对决。亚*索尼、冠*鲍春来,虽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因为伤病缠身,始终没能站上世界单项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但从他们的成绩和实力来讲也无愧于世界羽坛最好的两个第二单打这个称号了。

年轻时候的索尼是个打法暴力,但又有印尼人一贯技术感的小伙。当年的正手进攻相当犀利,赵天王曾经表示索尼的正手是教科书一般的技术动作,可见其动作的规范性。放网、推球手腕动作特别小,爆发力强,挥拍速度快。年轻时候的索尼技术风格和现在的的小苏吉亚托有点相似,不过更有进攻欲望和杀伤力,经常会看到一些强行起跳的头顶位置突击(这也是索尼多年以来一直被腰伤困扰的根本原因,一样的原因还见于中国运动员陈金)。他更像一个强化版的小苏吉亚托,有进攻一拍的能力,属于一个典型的印尼流派打法。

年雅典奥运会,索尼虽然半决赛不敌孙升模,没能和陶菲克会师决赛,但在铜牌战中打的相当不错。最后阶段甚至到了,索尼一起板进攻,波萨那就接不到球的程度,其进攻的杀伤力可见一斑。索尼速度快,头顶拉吊杀手腕动作小,头顶位置点杀/劈吊对角是其特长技术,拥有印尼流一贯的细腻手感,爆发力强,手上有一些假动作限制对手,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自身后场进攻创造机会。

NO.1印尼很多选手(西蒙·桑托索、索尼、小苏吉亚托等等)后场动作持拍手有个夹肘然后击球瞬间加速挥拍的动作,不知道这算不算印尼特色呢?早些年我们看孙俊、夏煊泽、陈宏甚至05年左右的林丹,后场的击球动作也是这样的。而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羽毛球发展最早是印尼归国华侨带起来的,这会不会就是一个印尼风格的技术动作呢?

NO.2索尼的握拍,传统握拍,食指扣得比较靠上。对比一下赵剑华的握拍,很相似。据说这种握拍使拉吊杀一致性比较好。

大概在-年之间,索尼比赛时开始带上了厚厚的护腰,他的腰伤开始严重影响他的状态。记得有人说过陶菲克的衰落是从他的右膝盖带上护膝开始的,这么说来,索尼状态的下滑也是从他带上护腰开始的。因为腰伤的缘故,索尼杀上网套路中很少能在网口上方拿球,导致自身连贯出现漏洞。目前后场主要进攻手段都集中于头顶区,正手位反而略弱。年中国公开赛,索尼对战陈金,因为杀上网抢不到高点而导致被动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14年退出印尼国家队之后,索尼经历了一段低谷,所幸他一直在坚持,并在年新加坡公开赛为观众奉献了一场从资格赛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冠*的好戏。作为一个典型的印尼技术流选手,索尼在比赛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球路,也是他的常用球路,值得探讨一番。

“起跳后利用手上动作一致性拉对手后场球”,这个球路现在很少见了。在年中国公开赛终局阶段,索尼多次使用这个球路来消耗陈金。这个球路可以更好地消耗对手的体力,顶后场连贯会慢一些,相较于起跳后直接下压进攻,实际节奏反而慢下来了,自身消耗会少一点。这个球路表现出索尼在相持过程中出现机会时,相比于主动发起进攻结束战斗,更倾向于打防反以节省自身体力。过去的选手,进攻能力强于防守能力,而现在正好相反,选手普遍防守强于进攻,这也算是索尼为适应现在羽坛的战斗做出的一点调整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信索尼的内心依然涌动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羽毛球的眷念。也祝他一切顺利吧。

点击阅读原文有高清GIF惊喜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