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达标(四十五)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岛屿局部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黑点表示的地理事象最可能为(
)
A.火山、地震B.候鸟栖息地
C.交通站点D.小城镇
2.有关该岛屿的判断,正确的有(
)
①终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②11月至次年4月盛行西北风 ③河流流量大,水流平稳 ④高温多雨,植物种类丰富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A 2.D 解析第1题,由图中板块交界可知该地地壳活动频繁;又有一定数量的黑点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则可判断可能为火山、地震。交通站点、小城镇应在公路沿线,候鸟栖息地一般位于河口或河流、湖泊处。第2题,该海岛位于10°S附近,在当地夏半年,北部地区会受到北半球信风带南移形成的西北风影响,则①错误、②正确;由纬度位置可知,该海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同时有高山,则自然带类型多样而植物种类丰富,故④正确;由图可知,该海岛面积较狭小,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故③错误。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萨那降水多于亚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4.索科特拉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
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
3.D 4.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也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夏季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作用而降水较多,亚丁的海岸线与西南季风走向一致,抬升作用较弱,故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第4题,由图中纬度位置可知,该岛纬度低,气温高;由“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可知该地高温干燥,降水少。
读下面四个地区的沼泽地分布图,回答5~6题。
甲
乙
丙
丁
5.图中四个地区沼泽的形成与永久性冻土相关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6.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区西部海岸线曲折是受海浪侵蚀而形成
B.乙地区中部地形平坦,是其所在国的主要农业区
C.丙地区周边海域分布有丰富的优质石油资源
D.丁地区植棉业衰落是受飓风频繁影响所致
5.A 6.C 解析第5题,永久性冻土分布的纬度较高。丙地处于赤道地区,温度较高,其沼泽的形成应该与降水量大有关;丁为美国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沼泽的形成应与降水和地形有关;甲和乙均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多永久性冻土。第6题,甲地区为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于该地纬度高,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峡湾海岸,海岸线曲折;乙地区中部地形平坦,但由于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发展受到限制;丙地区为加里曼丹岛,其周边海域为南海,石油资源丰富;丁地区植棉业衰落是土壤肥力降低所致。
某考察团6月份在非洲考察时发现东非高原(图1)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图2),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据此完成7~8题。
图1
图2
7.猴面包树适应了当地________的环境(
)
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C.干湿季节明显D.全年高温多雨
8.在考察时发现德班气温明显高于约翰内斯堡,是因为德班(
)
A.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白昼较长,太阳辐射量大
C.海拔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7.C 8.D 解析第7题,东非高原属于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猴面包树粗大的树干在降水较多的湿季储存水分,供降水较少的干季维持生命活动,体现了其对当地干湿季节分明的环境的适应性。第8题,德班的纬度高于约翰内斯堡,A错误;冬季时德班白昼时间较约翰内斯堡短,B错误;6月份为德班的冬季,C错误;德班位于沿海地区,沿岸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增温作用明显,导致其冬季气温高于内陆的约翰内斯堡,D正确。
下图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
)
A.流速慢B.含沙量大
C.汛期长D.流域面积小
10.在内格罗河M处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
A.水量巨大,风大浪高B.人口稀少,劳动力少
C.沼泽广布,河面宽阔D.雨林地区,环境恶劣
11.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
B.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水循环活跃
C.周边地区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D.该河流水量丰沛,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
9.A 10.C 11.D 解析第9题,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小且流经沼泽地带,因而流速慢,但含沙量小,两河汛期相差不大,但内格罗河更长、集水区域更大,流域面积更大,选A。第10题,由图可知,内格罗河M处位于河流干流流经沼泽的部位,因此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沼泽广布,河面宽阔。第11题,河流的“健康”是指河流水质好、水量大,河流能按自然规律变化。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是因为该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流流经沼泽湿地,水体受到净化;地势起伏小,流速相对较慢,河流的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水质好。
二、综合题
12.下图示意全球大洲大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A国的地理位置。
(2)概述B大洲的地形特征。
(3)说出C海域洋流流向的季节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解析第(1)题,A国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温度带位置等角度回答。第(2)题,B大洲为南美洲,其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特征、地形分布特点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题,C海域为北印度洋,洋流为季风洋流,洋流流向的季节变化特点可以结合季风风向进行分析,而原因可以从季风风向的季节变化、海陆轮廓、地转偏向力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东半球,北半球(或经纬度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
(2)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地势起伏较大。
(3)特点: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原因:受南亚季风的影响、海陆轮廓影响、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上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温带雨林。下面左图中的W岛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只有在树木相对稀少的局部地带才能见到低矮的阔叶植物,这是温带雨林与热带雨林最大的不同。云杉和冷杉颜色暗绿,树冠浓密,透光量很小,林中阴暗潮湿,地衣、苔藓随处可见。下面右图示意W岛温带雨林局部景观。W岛东西部环境差异明显。冬季岛上平均气温2~4℃,西部可达5℃。降水量西部沿海为~mm,东部沿海只有~mm。
(1)说明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原因。
(3)推测W岛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并说明理由。
(4)与热带雨林相比,分析W岛雨林地区树种单一的原因。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W岛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是西部多、东部少;其原因主要结合地形因素考虑,即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第(2)题,该岛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大多数地区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地形的影响,岛屿北部山脉对高纬度南下寒冷气流有阻挡作用;二是海洋的调节作用;三是洋流的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第(3)题,雨林分布的主要地区气温要高,降水要丰富。由材料可知该岛西部地区降水量大,气温高,适宜雨林分布。第(4)题,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雨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所以只适合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生长,树种单一。
答案(1)年降水量西部多,东部少。西部处于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雨区),降水多;东部处于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2)W岛地处太平洋,冬季浩瀚的海洋对气温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北部有高大山脉,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的影响较小;沿岸海区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雨林主要分布在该岛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冬季气温高,雨量充沛,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良好。
(4)(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阴雨天气较多、森林茂密,日照时间相对较短,低矮的阔叶植物因光照不足而分布稀少,但高大的冷杉、云杉等针叶树种却能够获得较好的光照,成为主要树种。
END
欢迎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