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儒家圣地传承国学经典
——日照三中级师生曲阜研学纪实
为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追寻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探寻和仰望儒家思想灿烂的光辉,年11月23日,日照三中级师生开启了赴曲阜的研学之旅。
本次活动由教导处牵头,活动的主题是“探寻儒家圣地传承国学经典”,活动目的地是曲阜,参加人员为级申请研学的师生(约人),活动时间一天,活动行程如下:
第一章:充分准备,做好预案
本次活动安全方面学校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服务单位联系新华书店书香研学部,学校方面对各项安全内容也做了充分的预案,确保此行顺利平安进行。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家长会、家委会和班主任会。
第二章:黎明将至,我们出发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一排整齐排列的大巴车便已停在教学楼的门口,“静候”各位学子的到来。参加研学的同学们背好行囊,有序上车,开心的小脸满溢着期待和兴奋。
第三章儒学第一课《金声玉振》
上午9时左右,研学队伍到达第一站,尼山圣境。在这里我们观看了大型舞台剧《金声玉振》。舞台剧共分为九大篇章:《太荒之始》讲圣贤生命的诞生;《启蒙开智》讲古代儿童时代的开智礼;《少年授读》讲学龄少年长大了该读书了,即,拜师礼;《君子加冠》讲的是男子女子的成人礼;《大婚仪典》演的是结婚的整个仪式;《习礼修德》讲的是通过乡射礼进入仕途;而后三章讲的就是进入仕途之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思一生,直至成就圣贤的一整个过程。
金声玉振
同学们从古文、古音中了解孔子,感受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跳跃的脉动与传承,也从舞蹈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演出场面的宏大、演员的投入、特技及效果的精妙,无疑震撼到了师生们。
第三章儒学第二课
看罢《金声玉振》,同学们来到孔子像广场,只见世界第一高的72米孔子圣像伫立于对面山坡之上,夫子面带笑容,拱手揖礼,像在对人们讲述着几千年的历史变迁。
在这里,我校*委书记、校长窦永前同志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新时代青年要敢于担当,应瞻顾圣人遗迹,传承圣人精神,弘扬中华文化。随后,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体验了传统的《祭拜先师仪典》并齐诵《论语》。
窦校长讲话《祭拜先师仪典》怀着对孔子敬重,对儒家文化景仰,同学们一起整理衣冠,端正仪态,祭拜先师。齐诵《论语》师生齐诵《论语》与孔子合影游览“大学堂”
同学们从门厅观“尼山六景刺绣”后进入“大学堂”,沿“台阶大厅”到“大学之道”,经“七十二贤廊”到“鼓瑟吹笙”,然后依次参观仁厅、礼厅、义厅,其中在仁厅参与“手读论语”并观看灯光秀,再经由智厅、信厅到达“先贤廊”,瞻顾圣人图像后进入“礼乐堂”。
七十二贤廊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大厅。通过用三十组雕塑展现孔子与七十二名弟子的生动故事。步入七十二贤廊的同学们如同与七十二贤人一起成为孔子的弟子,向老师求教。
手读《论语》
有句话叫“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箴言晓古今”,“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可见《论语》的影响之深远。如今,师生们在圣地静心书写论语,感悟先贤智慧。
■■■■■国风灯光秀第四章探索孔庙
曲阜孔庙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年),历代增修扩建,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间,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师生们排队进入孔庙
同学们依次穿过坊门
穿过孔庙中的一道道有学问有历史故事的大门,了解孔子一生的故事和儒家学说。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跨过高高的门槛,心诚意真的抚过每一方立柱,簇拥在导游老师的周围,脑袋攒在一起,不时有同学追问。
同学们认真听导游讲解,有时频频点头,有时抬头仰望,有时若有所思,任思绪翻飞,飘向历史的远方。导游不时地向我们赞叹:从来没有同学像这拨同学一般听得如此认真。虔诚的膜拜,虚心的汲取,由衷地神往。杏坛——孔子给弟子讲学的地方
同学们在万仞宫墙和大成殿下合影
万仞宫墙”是指孔子的知识,学识,还有智慧,向万丈高的宫墙一样,人们只有找到他的门才能学习到孔子的博大精深。
孔庙美景一览▼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斗拱舒朗,*瓦朱兰,雕梁画栋,重檐飞翘。每一棵柏树都诉说着历史的年轮,每一根梁柱都浸润了儒家的思想,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轶事。连脚下的这方土地也变得似乎有了魔力,默默地引领着同学们徐徐向前。
第五章探索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孔府的现有规模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年)。清光绪十一年(年)一场大火把孔府的内宅一扫而光,因此留下的明代原物主要是内宅以外的部分建筑物,即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两厢、前上房、内宅门及东路报本堂等。其余均为清代重建或增建。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
中居即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
最后一进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坞、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尤为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
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府美景一览
"五柏抱槐"奇树
第六章收获满满快乐返程
结束了一天的研学,同学们收获满满,大家互相交流着旅程中的所见所闻,快乐返程。
结语
出发,你是懵懂少年;归来,已是翩翩君子。
一次研学,一次情感的冲击,一次思想的启蒙,一次文化的寻根,一次真正的心灵之旅。
曲阜研学之旅,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提升了大家的思考深度,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将成为大家青春岁月中亮丽的一笔,持久地激荡心灵。
研学圣城曲阜,与圣贤同行;
传承圣贤智慧,携梦想齐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拍摄:班主任
文编:刘书秀
审核:郑培鹏
用心用力,永不言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